1970 年代的例子显示,只是经济放缓无法治愈通胀,必须央行下猛药引发衰退,才能够遏制通胀。
本周美国零售巨头暴雷引发了市场对美国经济衰退的广泛担忧,毕竟,美国经济的主要发动机——占美国整体 GDP 70% 的私人消费一旦不行了,的确会让人心生恐惧。
过去两个交易日,沃尔玛所在必需消费品板块加入到了科技股抛售潮行列,领跌大盘。而这是由损害消费者利益的高通胀引发的。
面对担忧加剧,海外市场开启了一场关于中央银行是否需要引发衰退才能迫使通胀走低的大辩论。
鸽派认为,这样的行动是没有必要的,因为 “治疗高通胀的解药就是高通胀”。
这有一定的道理:由于工资跟不上物价的涨幅,世界各地的消费者已经面临着实际收入的大幅缩水;随着实际收入下降,通胀将跟着降温。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同意这个观点。正如曾经的超级鸽派人士 Adam Posen 最近在英国《金融时报》撰文所言:
“如果实际收入能够推动通胀周期,我们就不需要货币政策。需要政策引发衰退的全部理由是,除非劳动力市场状况缓和,否则实际收入不会降低通胀。”
如今多国通胀居高不下,Posen 的分析让我们得出了一个非常悲观的结论:衰退现在可能是不可避免的,甚至是 “必要的”。
为什么 1970 年代的衰退没有 “治愈” 通胀?
这里有一个对投资者极其重要的潜在问题:如果高通胀导致经济放缓(通过实际收入传导),那么由此导致的经济恶化是否会对解决通胀本身起到任何作用?
1970 年代的例子并没有显示如此。例如,美国在那 10 年里经历了 3 次衰退,每次衰退都是大宗商品价格大幅飙升的结果,导致实际收入大幅下降。但潜在的通胀问题从未消失。
每次衰退期间,随着大宗商品冲击的减弱,通胀都有所放缓,但随后又重新加速,且其趋势通常一次比一次快。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央行——最著名的是当时的美联储主席沃尔克——主动制造了经济衰退,将利率提高到足以让数百万人失业的程度。
在 1970 年代,最终,通过极度紧缩的货币政策和大规模失业,打破了 “通胀的螺旋”。
从投资者的角度来看,1970 年代的滞涨是有史以来最糟糕的情况——导致债券和股票回报之间产生了持续的正相关性。
为什么 1970 年代的衰退没有 “治愈” 通胀?首先,每次衰退都相对短暂。突然的通胀飙升削弱了消费能力,但随后实际收入又反弹。从现在的角度看,这某种程度上是个好消息,因为这代表经济只是进入疲软阶段,而不是深度萧条。
第二个原因是:即使经济恶化,工人仍能获得更高的工资。这时推动通胀的来源由大宗商品转变为劳动力,引起 “工资价格螺旋式上升”,本质上是劳资双方的权力斗争。
而且,至少在 1970 年代末的一段时间里,私营部门大量借贷并减少储蓄,这也推迟了痛苦的时刻。
应对高通胀的三种方式
放到今天,这意味着家庭和企业可以通过三种方式应对高通胀的冲击:
1、保持名义支出不变,并接受实际支出的减少。这样经济将放缓,甚至可能收缩,但一旦成本稳定下来,情况就会好转。
但这其中存在 “非线性” 风险,特别是如果失业率上升,经济会进一步收缩。
2、减少储蓄,或借更多的钱,以保持实际的消费能力。这将限制对经济的打击,通胀最终应该会消退。
但人们无法长期维持这种状态。
3、通过要求更高的工资来抵制压力。这样实际 GDP 和就业将保持弹性,但通胀问题依然存在,可能与央行的目标不一致。
当前央行明显 “痴迷于” 第三种情况,这就是为什么它们特别密切关注工资水平。
与欧元区和日本相比,美国工资水平引发更持久的通胀的风险似乎要大得多 (英国的风险较小)。
但几乎在所有发达经济体,上世纪 70 年代的幽灵显然正导致央行不断加强其鹰派立场,而不管经济发生了什么。
自然,这给金融市场创造了一个非常困难的环境。领先指标肯定会恶化,或许是急剧恶化,但通胀焦虑将持续,这意味着我们距离央行转向温和立场还很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