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押海外:阿里、京东、顺丰再拼 “内力”

Wallstreetcn
2022.07.25 14:06
portai
I'm PortAI, I can summarize articles.

快递物流企业都在抛弃过去 “轻” 布局的思路,加紧建设海外物流网络,增强供应链服务能力,除了建海外仓,连快递物流业始终头疼的 “最后一公里” 也没放弃。在国际领域,它们之间更多是合力、助力,远未达到红海市场。

作者 | 张超 编辑 | 于惠如

跨境电商的发展,为中国快递物流业国际化解决方案的优化升级,注入了新机遇。

近日,菜鸟宣布向产业带中小商家提供跨境 “团购” 模式,通过跨境物流、海外仓储、数智供应链、专业培训等 6 大举措,为商家实现物流降本 3%-5%。

作为本土快递物流企业,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菜鸟主要做的是国内运营工作,即将包裹打包好发出,海外部分则由当地物流企业完成配送履约。

而跨境 “团购” 模式的提出,一定意义上标志着菜鸟国际化物流能力和物流设施建设都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能从实际上解决跨境电商物流效率问题,在成本端为中小商家解决一些压力。

事实上,不止菜鸟一家,包括京东物流、顺丰等在内的快递物流企业都在抛弃过去 “轻” 布局的思路,加紧建设海外物流网络,增强供应链服务能力。除了建海外仓,它们也没有放弃令快递物流业始终头疼的 “最后一公里”。

快递物流战火烧到海外,中国企业能否撼动国际物流 “三巨头”?

菜鸟要 “落地”

传统意义上的跨境物流,大多是以海运、航空包舱等方式专线运输到目的地,再由当地物流企业完成城市配送。

这类物流模式的好处是,时间和价格综合性价比较高、服务针对性强、运输货品种类丰富。对于跨境贸易商家而言,同等成本下能享受到更具性价比的服务。

但也因为运输赔付标准不完善、网点分布较少、货量与仓位难匹配等影响,货物在国际运输过程中安全保障性不高。特别是当跨境贸易迎来爆发式增长,运输需求激增时,专线运输效率问题就会凸显,恐难以满足所有商家的需求。

这就需要快递物流企业建成一张覆盖全球的快递物流网络,提供复合运输模式,帮助中国商家更高效地将货物运抵目的地,解决跨境贸易中的物流难题。

随着中国品牌崛起,2022 年跨境电商迎来了 “品牌化元年”,整个行业正从 “薄利多销” 转变为 “品牌打造”。商家端定位的转变,转到消费端就直接引起了物流模式的变迁,从过去 “买家指定物流” 变成了 “卖家自主选择物流服务商”。

这就意味着,中国出海品牌在选择物流服务时的诉求不再是简单的 “送达”,而需要包含商品的仓储、运输、配送综合式物流及进出口清关、本地化售后等全链路一体化服务。这无疑对中国跨境电商物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仅仅做好国内物流部分还不行,国外运输也丝毫不能马虎。

从 eWTP(世界电子贸易平台)到 eHub,从海外仓到 GFC 仓(全球订单履约中心),九岁的菜鸟已经羽翼渐丰,不仅在国内编织出了 “B2C 仓配网络” 和 “B2B 城配网络”,还在全球建起了一张智慧仓储物流网络。

菜鸟国际化发展思路

在菜鸟国际供应链总经理赵剑看来,过去不少快递物流企业做的跨境物流(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物流)更像是一个空军的打法,就是在中国做运营把包裹发出去,国际物流(海外本地的物流)更多是把快递物流企业的服务能力拓展到海外去,不只是在中国做运营。而菜鸟从商家需求出发,就必须在海外建成运输全链路物流能力,“这就涉及到海外的物流基建”。

从赵剑的言辞中不难发现,菜鸟正在寻求国际化 “扎根”、“落地”,除了建成物流快递 “点线面”(仓、运输报关服务、干线运输网络)这些基础设施和服务,还将深入海外市场啃下 “本地化” 这块硬骨头。

众所周知,技术服务出海较产品出海的难度大得多。服务场景、需求习惯、地缘情况等,都将影响物流企业的发展;相较与当地企业合作,自运营显然是更 “重” 的商业模式。

但在近两年,菜鸟已经在法国、西班牙等地持续推进本地化业务,“最后一公里” 自提柜、自提点取货等服务已经在不少国家展开。官方数据显示,截至 2021 年 9 月,菜鸟的自提网络已能覆盖巴黎 95% 以上的消费者。

阿里的一盘大棋

明知海外本地化模式 “吃力不讨好”,菜鸟为何仍要坚持走这条路子呢?

背后或是阿里悄然布下的一盘大棋。

如果梳理阿里的全球化业务,可以发现其目前主要业务有:服务 B2B 的阿里国际站、B2C 的全球速卖通 AliExpress、东南亚电商 Lazada 以及天猫国际和考拉海购等。

自今年年初淘宝天猫原总裁蒋凡接管阿里海外数字商业板块后,阿里全球化业务就迎来了一轮新的调整布局。

据《晚点 LatePost》了解,蒋凡把海外业务组织大致分为了两类:把跨境相关供给业务整合在一起,由淘宝原行业负责人张凯夫管理淘宝天猫海外、Lazada 跨境业务和速卖通的跨境业务;另外,由 Lazada 统一主导全球各市场的本地化电商运营,包括速卖通在欧洲的本地化团队。

之所以这样变动,阿里的逻辑是将中国电商平台出海场景分成了两类:一类把中国的货品卖到海外,即跨境业务;另一类是在海外当地扶持卖家,或者中国商家把货品放在海外,做本地化的市场。

调整后,国际站主要负责跨境服务,挖掘跨境市场的长期价值;速卖通和 Lazada 则承担开拓本地市场的重任。一位熟悉阿里国际业务的人士透露了公司的目的:“未来这两个赛道都会大热,我们两个赛道都押重宝。天猫孵化的国货品牌都要走跨境电商这条赛道。”

重押之下,国际业务要想在几年后成为阿里新的增长点,毫无疑问需要有稳定、高效的物流保驾护航,这既是对品牌负责,也是为平台服务。菜鸟做实、做深海外物流网络,健全本地化服务,也就成为了现阶段公司发展的必然需求。

据悉,在仓储能力方面,目前菜鸟服务于进出口外贸的跨境仓库已突破 100 个,面积超 300 万平米,包含保税仓、海外仓、GFC 仓等,覆盖亚欧美洲的 30 多个国家和地区;菜鸟在欧洲设有 14 个官方海外仓,可实现跟本地电商类似的物流体验,仓所在国三日达,部分城市次日达,泛欧七日达;在美洲,菜鸟拥有覆盖美国东西海岸核心地带的海外仓,能提供越库转运、备货转运、一件代发等服务,为国货出海打造数智化、全库存、全渠道的物流供应链解决方案。

在干线航运方面,瞄准欧美、东南亚、拉美等核心市场,开通了连接国内外重要港口的空运快线,海外可实现 24 小时超快速提货。

挑战全球物流 “三巨头”?

海关总署统计数据显示,近两年我国跨境电商发挥在线营销、在线交易、无接触交付等特点优势,积极培育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进出口规模持续快速增长;2021 年中国跨境电商进出口 1.98 万亿元,同比增长 15%;其中出口 1.44 万亿元,同比增长 24.5%。

根据《数字平台助力中小企业参与全球供应链竞争》报告,预计到 2025 年,仅中国跨境电商 B2B 市场规模就将达到 13.9 万亿元。

商流决定物流,没有哪家物流企业会眼睁睁看着一个十万亿规模的市场成长起来而无动于衷。

在菜鸟积极布局国际网络的同时,京东物流、顺丰也已经开始了全球化步伐。

为了保障物流需求的稳定性,京东早在 2022 年 1 月就通过与加拿大跨境电商 Shopify 达成战略合作,来扩大商流体量。

伴随着京东国际业务的开展,京东物流以 “店 + 仓” 的模式建起了全球供应链网络,如今年初在荷兰开设的两家 “超级仓店”。

京东荷兰超级仓店

此外,京东去年还在英国、德国、荷兰、中东等地开设了海外仓,并将京东的自动化物流仓储能力运用到部分仓中。截至今年 3 月,京东物流已在全球总计运营了 80 个海外仓和保税仓。

对比菜鸟和京东,顺丰虽然缺少商流直接供给,但也不遗余力地持续投入资本加强货运机场、海外仓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干线运营能力。财报显示,截至 2021 年末,顺丰已能通达 35 个国际及地区站点,全球累计运营 111 条航线,5.78 万次航班;随着湖北鄂州机场的落成,顺丰 2022 年以东南亚为核心的出海计划也将逐步推行,届时将开通 9 条鄂州始发的国际执飞航线,链接日韩、亚太、欧洲以及北美,逐步完善其全球化布局。

尽管中国顶尖物流企业都在积极出海,但三家的战火似乎并没有想象中厉害。菜鸟国际供应链总经理赵剑表示,目前 “在国际领域里面,中国企业之间更多是合力、助力,大家抱团。远远不到红海市场,大家去互相厮杀。”

新一轮全球化竞争下,中国快递物流企业的对手不只来自于国内。

放眼全球快递物流市场,联邦快递(FedEx)、联合包裹(UPS)、DHL 是绕不过去的三座大山,已经形成垄断之势。公开统计,2018 年,这三大跨国快递物流企业已经占据了全球国际快递市场 90% 的份额。菜鸟、京东物流和顺丰的国际化征途,自然免不了与 “三巨头” 的正面抗衡。

在中泰证券看来,与上一 轮快递全球化扩张的机遇不同,本轮快递的全球化扩张依托于互联网时代电商的崛起与发展。中国快递龙头企业在电商快递市场拥有领先全球的规模与技术,本轮快递全球化扩张,是中国快递企业的历史机遇与挑战。

不过,踩在时代风口上的 “菜鸟们”,要想与 “三巨头” 比肩,还得持续修炼 “内功”,落实国际物流本地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