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车想成为下一个硬件入口有硬伤。
由于手机圈和汽车圈的相互渗透,这两大终端也就常常被放在一起比较。
前有苹果、小米、华为、OPPO、VIVO、富士康等手机厂商倾巢而出下场造车,想从极度 “内卷” 的手机市场出来寻找第二增长点。后有蔚来、吉列 “杀进” 手机行业,豪言整合生态。
手机和汽车确有相似之处。
从总量看,全球智能手机和汽车的销量均呈现逐年下滑的态势,进入了存量竞争的阶段,不过汽车市场比手机 “好运”,电动化转型让车企看到了增量的机会,但想要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突出重围也并不轻松。
在抢市场的打法上,车企也学起了手机厂商,从堆配置到价格战,都是 “安卓系” 玩剩下的。车企都想做新能源车市场上的苹果,在高端市场上 “独自美丽”,但现实是,无论是新势力、传统车企、或者说跨界阵营,谁都谈不上具备绝对的统治力,于是反映在销量上便是各大品牌的座次不断更替。
但车企想要靠价格战的方式取胜或者说赚钱,逻辑上并没有手机厂商那么顺畅,卖硬件本身对于手机厂商而言并不赚钱,靠的是掌握硬件入口后的收入分成。
车企也想走这条路,以车为中心,构建车物互联的一套智能化生态体系,并且从软件业务中挖掘第二增长曲线,因此现在抢夺用户基数就变得异常重要。但比起手机,车想成为下一个硬件入口的难度可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