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坤所管理的基金的净值快速回血,主要是受益于港股和白酒股的大涨。数据显示,易方达蓝筹精选基金去年三季度末保持高仓位运作,仓位在 94.02%,其中港股持有比例达到 35.55%。前十大重仓股持有主要是泸州老窖、贵州茅台、五粮液、洋河股份等白酒股。
张坤所管理的基金的净值快速回血,主要是受益于港股和白酒股的大涨。数据显示,易方达蓝筹精选基金去年三季度末保持高仓位运作,仓位在 94.02%,其中港股持有比例达到 35.55%。前十大重仓股持有主要是泸州老窖、贵州茅台、五粮液、洋河股份等白酒股。
虽然 2022 年整体市场表现惨淡,但其实自去年 11 月以来,港股就出现久违的大反弹行情。截至 2023 年 1 月 5 日,去年 11 月以来恒生指数、恒生科技指数一口气上涨 43.34%、57.55%,这一势头还在持续。与此同时,11 月以来 A 股大消费板块也一度领涨市场,让一大批重仓港股和消费板块的基金迎来大幅 “回血”。
首当其冲的是 “基金一哥” 张坤,他所管理多只基金净值自去年 11 月以来涨幅已超 40%!更有大批主动权益基金净值涨幅也超 40%。近期表现较好的不少是沪港深基金,“含港率” 正逐渐成为主动权益基金表现的胜负手。
张坤基金 2 个多月反弹超 40%
A 股、港股自去年 11 月以来均迎来一波反弹。数据显示,恒生指数在 2022 年 10 月 31 日探底 14597 点之后,截至 2023 年 1 月 5 日收盘,恒生指数已经站上了 21052 点,两个多月来已涨超 6000 点。
A 股市场主流指数沪深 300、上证指数等在去年 11 月以来也有差不多 10% 的涨幅。
受益于这一波反弹行情,不少知名基金经理旗下产品亏损有所收窄,尤其 “公募一哥” 张坤反弹明显。
数据显示,截至 2023 年 1 月 5 日,自去年 11 月 1 日以来,张坤管理的易方达优质精选净值增长率高达 42.73%。他所管理的其他基金净值也快速回血。
去年三季度末规模达到 532.3 亿元的易方达蓝筹精选这段时间的净值涨幅也高达 41.36%,真是上演 “大象起舞”。
张坤所管理的基金的净值快速回血,主要是受益于港股和白酒股的大涨。
从张坤管理规模最大的易方达蓝筹精选来看,数据显示,该基金去年三季度末保持高仓位运作,仓位在 94.02%,其中港股持有比例达到 35.55%。前十大重仓股持有主要是泸州老窖、贵州茅台、五粮液、洋河股份等白酒股,此外,还持有腾讯控股、香港交易所、美团-W、药明生物等港股。
从涨幅来看,药明生物、腾讯控股、香港交易所就从去年 11 月以来到目前涨幅高达 90.14%、78.11%、73.11%,美团-W 的涨幅也达到了 50% 以上。而白酒指数自去年 11 月以来涨幅也达到 36%,尤其是 1 月 5 日中证白酒指数一口气上涨 5.19%,让易方达蓝筹精选一日涨幅也达到 2.92%。
从张坤管理的其他基金来看,持仓结构基本类似,均受益于此次港股大涨,净值快速回血。而从张坤去年的季报来看,对于自己的持仓非常坚定,并常常在季报中表示要从更长期、更理性的眼光看问题。
从易方达蓝筹精选的 2022 年三季报来看,张坤写道:三季度,市场充斥着各种各样的担忧,各地疫情反复、地产销售的下滑、人民币汇率的贬值等等,似乎每个因素都会对企业的近期经营业绩产生负面的影响。然而,对于中远期(比如三五年后)企业的经营情况,投资者似乎不太关心。
事实上,从现金流折现角度,企业的最大部分价值通常来自远期的永续部分。长期来看,国人的勤奋和智慧毋庸多言,只要走出疫情的阴霾,市场经济充分发挥作用,各行各业都会产生优秀企业家领导的优秀企业,助力中国经济的崛起。
然而,对于股票投资者来说,即使是以企业价值作为投资的标准,但记分牌却仍是股票价格。人类需要即时满足的心理特性决定了短期的股价变动是最影响投资者心态的。
格雷厄姆曾说过,大部分投资者失败的原因在于过于在意股市的短期运行情况。对于这样的投资者而言,或许股票没有每天实时报价可能会更好一些,因为这样的话,就不会因为其他人的错误判断而遭受精神折磨了。
事实上,投资者如果以买房的心态来投资股票,包括细致的基本面分析(大量调研楼盘)、重仓买入(投入大量资金)、长期持有(不因为短期房价波动而进行交易),可能效果会好得多。
在理性的世界中,股票交易量是不会很高的,但在实际世界中,股票投资者却经常对短暂且无关紧要的日常信息做出反应。但实际上,市场先生是来服务投资者的,而不是来指导投资者的。现阶段,市场先生提供了对长期投资者有吸引力的出价。
不少基金反弹超 40% 多为沪港深基金
不仅张坤管理基金表现出色,自去年 11 月以来一大批主动权益基金反弹超 40%,多为沪港深基金,甚至有观点认为 “含港率” 成为近期基金业绩涨幅的胜负手。
从主动权益基金来看,首当其冲的是华泰柏瑞新经济沪港深基金,截至 1 月 5 日,自去年 11 月以来净值涨幅高达到 55.39%,为表现最亮眼的一只港股相关主动权益类产品。基金经理何琦在基金投资者的关注度明显提升。
从华泰柏瑞新经济沪港深 2022 年三季报来看,港股投资比例是 86.45%,重仓了中信建投证券、中金公司、广汽集团、中信证券、绿城中国、阿里健康等。而何琦在季报中也写道,市场在三季度可能会面临诸多的不确定性,而现在已经到了市场情绪极为低落的时刻,我们判断,港股可能已经见底,后续大概率会震荡上行。展望四季度,市场会迎来布局的好时机。
汇添富沪港深优势精选基金紧随其后,去年 11 月以来涨幅达到 54.97%。而该基金在去年三季度末的港股持仓比例超 90%,达到 94.34%。汇添富沪港深优势精选重点配置了可选消费和医药板块港股,前十大重仓股有美团-W、华润啤酒、BRILLIANCE CHI、香港交易所、药明生物、海尔智家、快手-W 等。基金经理陈建玮在季报中也表示,该基金的配置以具有长期竞争优势的龙头企业为主,我们对优质的中国企业的长期发展前景依然充满信心。
中邮沪港深精选在去年 11 月以来的区间涨幅达到 51.04%,也最大受益于港股近期反弹行情。作为一只投资沪港深市场主题基金,2022 年 9 月末,该基金股票仓位达到超 90%。中融沪港深大消费自去年 11 月以来的涨幅也超过 50%。
此外,前海开源沪港深汇鑫 A、光大保德信品质生活、华泰柏瑞港股通时代机遇、嘉实港股互联网产业核心资产、汇添富沪港深大盘价值等表现较好。
值得一提的是,招商基金 “老将” 朱红裕旗下的招商核心竞争力,截至 1 月 5 日,自去年 11 月以来涨幅也达到 40.54%,其持有港股市值占基金净值比例为 27.2%,前十大重仓股有宇华教育、希望教育、金蝶国际等。该基金成立于 2022 年 4 月 13 日,成立以来收益率已经超过 50%,达到 52.86%。
此外,一大批中概股、港股指数基金也反弹力十足。截至 1 月 5 日,自去年 11 月以来表现最好指数基金为华夏恒生互联网科技业 ETF、富国中证港股通互联网 ETF、华宝中证港股通互联网 ETF、华夏恒生互联网科技业 ETF 联接等,涨幅均超过 58%,此外不少跟踪恒生科技的 ETF 产品也表现神勇,涨幅也超过 50%。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表现较好的基本为沪港通基金或者重仓港股的主动权益基金。且随着港股连日的强势上涨,不少投资人士认为 “含港率” 成为目前公募基金业绩的胜负手。
一批知名基金经理有所表现
数据显示,主动权益基金自去年 11 月以来平均净值涨幅为 4.55%,而受到近期消费等板块有所表现,一些知名基金经理也有一些产品表现较好。
如知名基金经理刘彦春管理景顺长城集英成长两年去年 11 月以来净值增长率超 30%,达到 35.86%,尤其是 1 月 5 日一日涨幅就高达 4.15%。其所管理景顺长城绩优成长 A 的这段期间收益率也达到 32.47%。
此外,刘彦春管理规模达到 172 亿的景顺长城鼎益,自去年 11 月以来净值增长率也超 20%,达到 25.61%。
备受关注的谢治宇管理的兴全合宜去年 11 月以来净值增长率达 27.12%。他管理的兴全社会价值三年持有区间收益率也超过 25%。
胡昕炜管理的汇添富消费精选两年持有 A 自去年 11 月以来净值增幅超过 30%,为 30.01%。他管理的汇添富消费升级区间净值增幅也达到 29.69%。此外,他管理的汇添富中盘价值精选 A、汇添富消费行业、汇添富价值领先等区间收益率也超过 20%。
此外,赵枫管理的睿远均衡价值三年期间涨幅也超 24%。
不少基金看好后市
2023 年开年 A 股、港股市场多点开花,市场活跃度明显提升,食品饮料、新能源等板块都有所表现,不少基金公司看好 2023 年市场行情,认为 2023 年机会大于 2022 年。
招商基金表示,随着疫情、经济、政策等关键因素的不确定性下降,A 股上行空间有望被打开。外需承压下,投资策略上应围绕内需找机会,顺经济周期类的股票以及成长股有望领跑。
“A 股配置上可以继续围绕核心主线布局:一方面聚焦过去两年由于过度定价经济风险和深度调整的顺经济周期类的价值股,在扩内需和疫后复苏的预期下带来的困境反转行情,主要在消费、地产链和金融。” 上述招商基金人士表示,另一方面关注逆全球化和大国博弈的长期趋势下,围绕自主可控和产业政策发力的科技制造,重点关注在新能源、半导体、国防军工等领域相关的设备与材料细分行业。
西部利得基金也表示,展望后市,经济复苏或将从预期走向现实。在近期疫情后,经济活力有望明显增强:一方面经济增长回到工作重心,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注重效果,经济支持力度大幅抬升;另一方面居民潜在消费能力依然较强,在扩内需背景下消费扩容空间和潜力巨大。我们对经济复苏从预期走向现实充满希望。
上述基金公司表示,复苏进程注重板块均衡配置。内需修复是一个平稳有序渐进的过程,尊重经济改善路径;在内需改善过程中,消费、制造、地产和科技板块均有望受益,考虑当下资金市场仍处于存量环境下,板块之间轮动明显,需注重板块的均衡配置;港股市场仍有望受益于外资的持续增配和资金流入,配置价值依然突出。建议关注稳增长背景下的金融地产和地产链以及部分供需格局优化的周期品种、疫情复苏相关的消费链条,以及 2022 年调整较大的科技和制造板块,关注性价比做好个股选择,同时重视港股消费、医疗健康等板块配置价值。
诺德基金经理谢屹也直言,对后市持乐观态度,当前或将是加大布局中国权益类资产的良好时机。
谢屹表示,在经历了完整的海外货币紧缩叠加国内疫情扰动后,A 股将回归自身经济周期驱动的模式。节奏上,A 股有望在 2023 年领先海外市场回升;力度上,本轮上升期可能会超越前两轮周期。所以,我们对后市继续保持相对乐观的展望,目前也是继续加大布局中国权益类资产的良好时机。
此外,景顺长城投研团队认为,消费板块可能是 2023 年 A 股投资的重要胜负手,需要紧密跟踪。受益于防疫政策优化、积压需求和超额储蓄释放,消费有望对经济形成明显支撑。
而谈及港股市场,此前中庚基金副总经理、首席投资官丘栋荣曾表示,即便是经过了过去两个月的反弹,现在的恒生指数如果以 PB 来算,仍然处于最低的 10% 的分位数;以 PE 来算,大概也处于最低的 1/4 分位数的水平,仍然是一个非常低估的状况。
丘栋荣认为,自下而上来看,至少有三个领域非常有吸引力,一是中国传统经济里那些最优质的公司;二是新兴产业包括互联网、科技、医药以及新兴消费等,还包括这两年在海外上市中概股回流到香港市场;三是 A 股或是内地资产里没有的资产,如澳门的博彩产业,以及香港本地股票。
但他也表示,港股市场存在风险和波动性较大、阿尔法或者超额收益获取难度较高、时机抉择难度较大等风险。
恒生前海基金表示,港股整体市场氛围偏积极,若经济基本面持续复苏,港股短期或仍有机会继续反弹上行,但期间仍需注意获利盘资金流出带来的压力。
展望未来,疫情的不确定性可能使得港股反弹的路径上仍会有波折,更为持续性上涨空间需要更多催化剂、尤其是国内增长的改善。目前来看,港股前期所面临的三重压力,包括地缘局势影响风险偏好、国内经济增长放缓影响企业盈利、美联储紧缩影响融资成本和流动性,均有所缓和,近期美国通胀拐点和国内地产疫情政策也出现边际变化,港股情绪和估值的部分修复转机逐步显现,但反弹的持续性还需要分子端盈利的兑现和后续更多政策配合。
综合来看,海内外的扰动因素正在发生边际改善,至于市场整体的 Beta 型机会,我们认为 2023 年有较大概率出现美联储加息步伐停止和中国经济增长企稳回升的共振,那么届时港股可能会迎来更多盈利(分子端)和估值(分母端)修复机会,类似于 2019 年一季度情形。在此背景下,将重点关注互联网、医药生物、可选消费等成长赛道。
本文来源:证券时报,原文标题:《最高涨超 50%!大批基金快速回血,“含港率” 成胜负手?张坤超级大反攻…》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