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眼镜,正式宣告死亡

36Kr
2023.03.18 02:22
portai
I'm PortAI, I can summarize articles.

Google 宣布将于 2023 年停止销售 Google Glass 企业版,并在 2023 年 9 月 15 日之前继续提供技术支持。而早在 2015 年,Google Glass 项目也因为缺乏市场接受度而一度被停止。尽管 Google 在 AR 和 MR 领域积累了很多经验,但其现代意义上的 AR 功能并没有得到在 Google Glass 上的实现。Google Glass 只是一个固定在用户眼前面积特别小的 HUD,因此一直缺乏市场接受度,这也是 Google Glass“寿终正寝” 的原因之一。

来 源:雷科技数码 3C 组

编 辑:一位天明

排 版:LIN

虽然消费数码行业喜欢用「爱与和平」来包装自己,但消费数码产品的厮杀其实异常残酷和不公:有些产品在被证实存在之前就已经掀起了轩然大波——比如 Apple 的 VR/AR/MR 设备,而有些产品在被品牌「判死刑」之前就已经被大众遗忘——比如今天要说的 Google Glass。

2023 年 3 月 15 日,Google 于 Google Glass 产品页面刊登告示称:

感谢您过去十多年的创新和陪伴,自 2023 年 3 月 15 日起,我们将不再销售 Glass Enterprise Edition(Google Glass 企业版,下文简称为 Glass 企业版)。在 2023 年 9 月 15 日之前,我们将继续为 Glass 企业版提供技术支持。

来源:网络

没错,Glass 企业版又要死了。为什么要说又?因为早在 2015 年,Google Glass 项目就已经死过一次了,只不过在 Google 在 2017 和 2022 年又被 Google 反复「秽土转生」而已。不过从近年来 Google 对这种花钱不讨好的项目的态度来看,Google Glass 这起怕是真的要「入土为安」了:

尽管你生前并不是一副合格的眼镜,甚至不一定有传统意义上的镜片,但你在推动 AR 眼镜发展的进程中依旧做了不可磨灭贡献。我们不会想念你,但现在你终于可以和另外两百个被 Google 关闭的项目一起安度余生了。永别了,Google Glass。

除非未来 Google 又一次把你拉起来打复活赛。

不过话又说回来,既然 Google 早在 2014 年就推出了第一代 Google Glass(当时还叫 Google Project Glass),那按照常理,Google 在 AR 和 MR 领域应该积累了大量的经验,而这样的产品在 MR 概念「风生水起」的 2023 年应该非常吃香才对,为什么 Google 还得要对 Google Glass 下手呢?

来源:google

图片来源:Google

原因其实很简单,Google Glass 根本就不是现代意义的 AR 设备。

由于 Google Glass 这个东西过于冷门,别说亲自体验了,可能很多人不知道这个产品长什么样。所以在解释为什么「寿终正寝」是 Google Glass 最好的结局之前,不如我们先回到 2012 年,看看当时的 Google Glass 是如何意气风发的。

「高」开低走的 Google Glass

2012 年 7 月,谷歌在 Google I/O 上「唐突」地插入了一段直播画面:几名翼装跳伞运动员在旧金山上空准备跳伞。不过这个直播画面抖动非常严重,看起来并不像由专业运动相机拍摄的。机舱门拉开,运动员依次跃入旧金山 4000 英尺的高空,在一系列花里胡哨的特技表演后,运动员们降落在一座建筑物附近,我们跟随画面视角骑上了自行车、穿过一个走廊、推开一扇门……然后就来到了 Google I/O 的会议室现场。

来源:google

图片来源:Google

没错,这场协调了旧金山市场办公室、警察与消防部门、NASA 实验室和 FAA 联邦航空管理局的「空中直播」,由运动员佩戴的 Google Glass 拍摄直播。

高,实在是高,创意、效果和海拔三个维度都高。

凭借这一套足以列入数码产品发布会发展史的精彩操作,Google 用最短的时间和最直接的方式向外界展示了 Google Glass 的功能,同时也赢得了在场观众的掌声。而 Google Glass 这个两边镜腿「发育不均衡」,甚至没有传统眼镜镜片的「眼镜」形象,也伴随着这次跳伞活动被全世界科技爱好者铭记。

就像 Google Glass 没有给「Glass」一词用复数形式一样,当时的 Google Glass 只有一个镜片——一个小小的,固定在原本右眼镜片右上角的一个小玻璃「柱」,这个经过特殊设计的透镜可以反射右侧镜腿中的屏幕所显示的内容。

来源:google

图片来源:Google

简单来说,Google Glass 就是一个固定在用户眼前的、面积特别小的 HUD。虽然 Google 也推出了光学镜框版本的 Google Glass,允许用户为 Google Glass 配置适合自己度数的镜片,但由于 Google Glass 显示的内容只出现在那个特别小的镜片中,这也导致 Google Glass 并不能算作符合现代定义的 AR 眼镜,只能说是一个光学头戴显示器(OHMD)。

来源:google

图片来源:Google

2013 年,Google 开始有条件地以 1500 美元的价格为开发者和「极端 Google 粉丝」提供 Google Glass,尽管开发者都表示这玩意拥有「近乎无限」的潜能,但受到当时显示、音频以及电池技术的限制,即使 Google Glass 运行的是开放的 Android 系统,为 Google Glass 开发、适配、优化的 App 依旧不见踪影。

一边是可遇而不可求的购买机会和 1500 美元的高昂售价,一边是近乎鸡肋的内置 App 和不尽如人意的显示效果,很快大家就找到了 Google Glass 的真正用处:戴着自拍来彰显自己的科技气息。如果大家对当时的科技数码圈有印象,应该在不少「科技爱好者」的头像图片中见到过借来拍照的 Google Glass。

也因为相同的原因,Google 在短短一年后就终止了对一般开发者与用户的 Google Glass 项目。不过对于那些能承担得起使用 Google Glass 成本的大型企业,Google 也给他们留了一条名为「共同开发」、写作「拉上贼船」的路:2017 年,Google Glass 企业版发布,首批客户包括多个知名美国企业,比如波音、通用航空。

但很可惜,比 Google Glass 更便宜、更好用、更通用的 HTC Vive,在 2016 年就以 799 美元的售价全球发售了。

Google Glass 为什么行不通?

跟划时代的 HTC Vive 相比,Google Glass 除了不需要插着线使用外,几乎处处都是短板。这其实也可以理解,毕竟从 2012 年到 2023 年,每一代 google Glass 都没能脱离谷歌在 2012 年定下的框架:一个眼镜、一个摄像头和一个独立的显示模组。

由于 2012 年的技术限制,Google Glass 在一开始并没有按照一个独立设备来设计。与其说它是一个佩戴在头上的智能手机,倒不如说他更像一个挂在用户眼前的透明屏幕智能手表:你可以用它来看天气、看导航信息,甚至完成接电话这种简单的交互——Google Glass 在右侧镜腿处加入了一个触控板,可以支持一些简单的点击和滑动交互。

但如果你想设置到某个地方的导航、或者看完后回复邮件,很遗憾,还是得套智能手机。而这一套产品逻辑居然一路延续到了 2023 年。在这个 VR 一体机横行,连智能手表都讲究独立运行的大环境下,Google Glass 居然还在坚持着十年前定下的产品架构,属实是与时代脱节了。

过于复古的产品理念让 Google Glass 与时代脱节,而对 OHMD 路线的坚持也让 Google Glass 在无法乘着 AR 的风口快速前进。但真正为 Google Glass 宣告死刑的,其实还是 Google 心心念念的企业服务。

从表面看,Google 终止 Google Glass 项目是因为大环境不好,像「X 部门」(Google X 实验室经 Alphabet 结构重整后的名字)这种烧钱不讨好的「吞金部门」需要缩减人手。但失去来自企业用户的兴趣和关注,在我看来才是 Google 停掉 Google Glass 项目的根本原因。

来源:google

图片来源:Google

在前几次「秽土转生」时,Google Glass 就已经决定专做企业用户的大生意了,这也是第二代 Google Glass 直接被命名为 Google Glass Enterprise Edition 的原因。根据介绍,Google 也确实找到了通用航空、DHL、波音、福特甚至是 IKEA 等大型企业进行合作。

此时,Google 对 Google Glass 实行的是「项目」化的销售模式,即为企业客户提供包括硬件设备和配套软件服务的一站式服务方案。这种销售模式的好处在于相关企业可以「开箱即用」,但缺点也同样明显:尽管 Google Glass 不是嵌入式开发设备,但 Google 针对大客户的销售模式却让 Google Glass 看起来像是一锤子买卖。

再加上 Google Glass 本身在功能和通用性上表现不佳,与其使用过时且不一定好用的 Google Glass,倒不如直接采用通用性更强的 AR 设备。毕竟 MR 已经成为未来新方向,市面上为 MR 硬件提供相关技术支持的企业只会越来越多。

而 Google Glass 企业版,用一个不太准确的话来说,「就像一台不能升级、不能破解、坏了只能重新买的 iPhone 7」。

如果情况属实,那为 Google Glass 给予所谓的「临终关怀」其实也有一定的道理。

前无古人,后有来者

虽然 Google Glass 最终还是逃不掉被 Google 关闭的宿命,但无论我们怎么评价它,Google Glass 仍然是 AR 技术当之无愧的开拓者。它的出现让人们看到了 AR 技术的巨大潜力,看到了 AR 技术的潜力和应用前景,并让更多的人开始思考 AR 技术能够带来什么样的变革。

而 Google Glass「之死」,也再次向市场证明了硬件、内容和使用场景三者缺一不可的铁律。无论 VR、AR 还是 MR 都需要更好的用户体验、更多的应用程序和生态系统支持,才能真正被消费者和企业认可。

致此,Google Glass 的使命才真正结束。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雷科技”(ID:leitech),作者:雷科技互联网组,36 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