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AMD 才是苹果最好的老师

Wallstreetcn
2023.05.02 08:19
portai
I'm PortAI, I can summarize articles.

2022 年,全球 PC 市场总出货量同比下降 16%。不过,细分新品类的 PC 掌机反而有了不错的成长,比如 Valve 的 Steam Deck 掌机,发售首年销量达 162 万台。这些掌机普遍采用 AMD 的处理器,其优势在于先进的制程工艺和性能强大的 GPU。AMD 在消费级和服务器市场已经有与英特尔分庭抗礼的地位。AMD 的创始人桑德斯在起点和经历上比英特尔的创始人低了太多,但他凭借着自尊心和对名利的执着,最终创立了 AMD。在创业道路上,他曾遭遇种种挫折,但最终获得了成功。

一股寒风吹拂在 2022 年的 PC 市场中。

根据数据咨询机构 Canalys 的报告,2022 年全球 PC 总出货量为 2.851 亿台,同比下降 16%,笔记本降幅更加明显,其在 2022 年第四季度出货量下降 30% 至 5140 万台,全年出货量下降 19% 至 2.238 亿台。

不过,让人感到意外的是,在这一片萧条当中,PC 掌机这样的细分新品类反而有了不错的成长,和市场大环境形成了鲜明对比。

根据 Omdia 的一份报告,Valve 在 2022 年正式推出的 Steam Deck 掌机,发售首年的销量就达到了 162 万台,预计 2023 年销量为 185 万台,2 年总计销量超过 300 万台,这对于 PC 细分市场来说,已经是一个相当可观的数字了。

至于其他 Windows 掌机销量,虽然没有具体的统计,但从各家新机型层出不穷,连传统的大厂 ROG 都跃跃欲试的情况来看,其整体销量并不会比 Steam Deck 低多少。

当我们拆开这些掌机时,沿着铜管在 PCB 上找到处理器后,会发现上面印着不是熟悉的英特尔,而是它的老对手——AMD,例如 Steam Deck 所使用的 APU,其 CPU 部分采用 Zen2 架构,4 核心 8 线程,主频 3.5GHz,GPU 为 RDNA2 架构,8 组 CU 单元、合计 512 个流处理器,主频为 1.6GHz。

就是这样一颗整合了 CPU 和 GPU 的芯片,能够轻松带动巫师 3、战神 4 和荒野大镖客 2 这样的 3A 大作,能随时随地畅玩 PC 上的海量游戏库,也难怪能引发玩家的购买热潮。

有意思的是,早期的 PC 掌机和便携 PC 产品中不乏英特尔的身影,如今 AMD 却翻身当了主人,厂商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后者。

至于背后的原因,一方面是台积电的先进制程工艺,在便携设备的功耗控制上具有较大的优势,另一方面,相较于 CPU 性能,主流 3D 游戏更看重 GPU 的性能表现,而英特尔移动处理器的 GPU 在规格和实际表现中远不及 AMD,一来二去,最后厂商自然会青睐于 AMD。

不论是服务器还是消费级市场,AMD 已经有隐隐与英特尔分庭抗礼之势,而 APU 也可以说是守得云开见月明了,为了走到这一步,AMD 至少苦熬了 17 年。

艰难的起点

AMD(Advanced Micro Devices)的发家路线和英特尔别无二致,算下来 1969 成立的 AMD,只比英特尔小了 1 岁而已。

不过虽然同样出自仙童半导体——这个半导体人才的 “黄埔军校”,AMD 的创办者杰里·桑德斯的起点却比罗伯特·诺伊斯和戈登·摩尔低了太多:桑德斯的父母在他五岁时离异,全靠祖父母的帮助才让他读完伊利诺斯大学的工程学,在桑德斯毕业时,祖父给他发了份详尽的账单,列举了多年的花费,甚至还包括了祖母的洗衣费,表示这是 21 岁的他需要偿还的债务。

在这种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桑德斯,不仅有着较强的自尊心,也对名利有超乎想象的执着,而他的最初梦想,就是成为演员,赚许多钱,再娶漂亮女人。

只可惜成为演员这个起点,在桑德斯的中学时期就已经结束了:他为朋友打抱不平,结果朋友却临阵脱逃,面对一堆人的围殴,他被打了个半死,不仅脸上破相,连鼻子都被打变形了,最后只能从前额取骨来修补。

歪鼻子桑德斯的演员梦破裂了,于是只能退而求其次,把目标换成了赚钱,他先后做过道格拉斯飞机公司的空调系统设计师和摩托罗拉的销售经理,最后跳槽到蒸蒸日上的仙童半导体,当上了负责销售的营销总监。

他不是技术大拿,做人行事也一点都不低调,与其说是半导体行业的经理,倒不如说更像是好莱坞的大明星,因而在仙童的一堆技术天才中,他并不受欢迎,在大量人才出走仙童后,桑德斯也因为与新领导人的不合而卷铺盖走人,最后只带走了几万美元的工资。

这下发财梦也破灭了,失去了经济来源的桑德斯一度想过自我了断,好在找上门来的前同事让他重新燃起了名为创业的希望。

但创业也并非一路坦途,当英特尔的诺伊斯和摩尔只用 5 分钟就筹得 500 万美元时,桑德斯还在用自己做销售时锻炼的口才四处奔走拉投资,自嘲用了 500 万分钟只筹集了 5 万美元。

同样是去会见著名的风险投资人阿瑟·洛克,诺伊斯他们只用了一页半的简介资料,而桑德斯准备了 70 页厚的计划书,苦口婆心劝了半天,最后洛克只是以太迟了婉拒。

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在截止期限前,桑德斯终于为公司筹够了创业所需的 150 万美元,第二天,AMD 正式挂牌开张。

虎口夺食的 AMD

早期的 AMD 虽然在资金上并不像其他硅谷公司那么充沛,不过凭借桑德斯做过销售人员的经验,找来了不少订单,比如给当时像仙童半导体和国家半导体这样的大公司打工,生产替代芯片,通过重新设计来提高原版芯片的速度和效率。

与其他生产替代芯片的公司不一样的是,AMD 是硅谷第一批强调质量高于一切的公司之一,它生产的芯片通过了美国军用半导体的认证,在高端市场打出了名号,很快就拉拢了一批计算机、电信和仪器行业的客户。

1972 年 AMD 正式上市,次年 1 月,AMD 在马来西亚开设的工厂正式开始大规模生产,到 1974 年也就是成立五周年时,AMD 已经有了近 1500 名员工和 200 多种产品,其中有数十款都是专利产品,年销售额来到了 2650 万美元。

但 AMD 的崛起总是绕不开英特尔,1974 年,英特尔发布了自己的第三颗微处理器 8080,其采用了复杂的指令集以及 40 管脚封装,处理能力是前代 8008 的 10 倍,每秒能执行 29 万条指令,集成 6000 个晶体管,时钟频率也来到了 2MHz。

这颗处理器知名度非常之高,其搭载于第一款个人计算机 Altair 之上,性能强大外加价格便宜,很快就在业界引发了震动。

不过很有意思的是,英特尔最初并不完全具备这颗处理器的知识产权,8080 的设计脱胎于前代 8008,而 8008 的设计又来源于一家名为 Datapoint 智能终端厂商,这家厂商想要用高集成化的微处理器代替大块电路板,来解决当时终端的散热问题,其操刀设计了 8008 相关的指令集和寄存器系统,找到了当时还在做存储的英特尔进行开发。

但是英特尔的开发进度过于缓慢,最终 Datapoint 以 5 万美元的价格把 8008 的知识产权抵扣给了英特尔,好在同样出身仙童的费德里科·法金入职英特尔,颇具天才能力的他领导开发了 4004、8008 和 8080 这三款处理器的开发,完成了英特尔的早期微处理器的布局。

至于最大的功臣法金因不满英特尔对于处理器的态度而出走,创办自己的公司 Zilog,和英特尔在处理器市场中争锋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那 AMD 又是怎么和英特尔的 8080 处理器产生关系的呢?

这就不得不提 AMD 的本身实力了,作为通过美国军方认证的企业,它在技术方面还是有两把刷子的,有多牛呢?1975 年,AMD 几位工程师在没有 8080 处理器图纸的情况下,用显微镜拍摄开盖芯片并根据图像绘制原理图和逻辑图,直接逆向工程生产出了 8080 的仿制品——Am9080,性能一样,质量更好,芯片面积还比 8080 小了一大圈,可以说是英特尔的底裤都被扒光了。

更要命的是,英特尔当时生产的 8080 零售价格才 75 美元,AMD 自己用一块晶圆可以生产出 100 块 Am9080,物料成本仅需 50 美分,而卖给军方的零售价却到了 700 美元,最大利润全让 AMD 拿了去。

英特尔高层肯定是勃然大怒,决定对 AMD 提起诉讼,但问题是,没有任何证据能表明 AMD 窃取了英特尔的相关专利,诉讼最终以失败告终。

所谓不打不相识,英特尔在见识到 AMD 在生产和技术方面的优势后,反过来又和 AMD 达成了合作,两家各取所需:AMD 需要英特尔 8080 背后的生态,而英特尔也可以找 AMD 进行芯片方面的代工。

1976 年,AMD 与英特尔达成了一项为期 10 年的交叉协议,已经富起来的 AMD 向英特尔支付了 32.5 万美元,协议中免除了过去侵权行为的责任,同时授予双方制造、使用和销售对方专利所涵盖任何产品的非独家权利,简单来说,AMD 从此可以光明正大地生产 AM9080,还能使用 8080 的微指令,再也不用担心英特尔的专利,放心大胆地挣钱。

自此,AMD 完成了虎口夺食,以非常强势的姿态闯入了微处理器的市场。

到 70 年代中后期,硅谷半导体公司的格局初步确定,虽然遭遇了石油危机所带来的经济衰退,但坚韧不拔的 AMD 并没有停下自己的发展势头,桑德斯花了十年时间,终于证明了阿瑟·洛克看走了眼,AMD 最终还是拿到了通往半导体市场的门票。

值得一提的是,彼时 AMD、英特尔与国家半导体的 CEO 都出身仙童,但它们却踏上了三条不同的发展路线:国家半导体是精明而讲求实际的商店风格,英特尔是研究小组型的智囊团风格,AMD 则可以概括为 “个人崇拜”,整个公司的发展始终围绕着桑德斯,那种不服输的态度早已刻入 AMD 的骨子里。

双雄争锋

英特尔虽然失去了对 8080 处理器的生产控制,但高层不无庆幸:幸好这只是一颗小小的 8 位处理器,在即将到来的 16 位浪潮中,8 位的小市场留给 AMD 啃又何妨?

1978 年,英特尔正式推出首枚 16 位微处理器 8086,并在随后推出了协处理器 8087 和性能更强大的 8088,三款处理器采用相同的 x86 指令集,都拥有 29000 颗晶体管,速度可分为 5MHz、8MHz、10MHz 三个版本,内部数据总线和外部数据总线均为 16 位,地址总线为 20 位,可寻址 1MB 内存,这也是英特尔首次提供多个选择方案给消费者。

虽然三款处理器在 70 年代末引起了一股热潮,但最具重要意义的,还是 1981 年的 IBM PC,这款真正意义上大获成功的个人电脑,最终选用了英特尔 8088 作为处理器,随着 80 年代大量 IBM 兼容机的推出,英特尔正式走上巅峰,为后续占据微处理器绝对主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不过,前面的问题再一次困扰着英特尔,由于生产速度堪忧,为了保证出货量,老大哥 IBM 直接出手,强制英特尔授权 8086 和 8088 乃至后续处理器的相关专利技术,从而让包括 AMD 在内的一众处理器厂商都可以生产 x86 系列的处理器。

以现在的眼光来看,面对突如其来的一块大蛋糕,单独的某家厂商肯定是一口吃不下的,而 IBM 呢,想要把 PC 这块蛋糕做大做强,开放的硬件生态必不可少,而导入其他厂商就是一个非常合理的选择,至于英特尔呢,这也不过是权宜之计,只要专利尚在手中,以后再度收回芯片的制造权也不是什么难事。

不过此时的 AMD 和其他的厂商还不太一样,毕竟在 70 年代那会,已经和英特尔互结秦晋之好,AMD 帮英特尔生产代工,而英特尔负责提供技术专利,于是在 1981 年,两家再度签署了一个新的交叉协议,两方再度交换产品技术专利,有效期同样是 10 年。

这次,AMD 又能合理合法地生产英特尔的最新款处理器,8086、8088、80186 和 80188 等处理器源源不断地从 AMD 的工厂中被生产出来,最辉煌的时候,AMD 甚至生产了超过一半的 x86 处理器,光靠代工处就能赚得盆满钵满。

1982 年底,AMD 开始生产英特尔最新的 80286 处理器,本来以为只是简简单单的复制粘贴,但让英特尔没想到的是,AMD 在生产这方面的技术实力是一点都不含糊,英特尔自己生产的 286 处理器只有 6MHz、8MHz、10MHz、12.5 MHz 三个频率,大部分还都在 6-10MHz 之间徘徊,AMD 生产的 Am286 处理器,主频却是 8MHz 起,最高频率能达到 20MHz。

拿着我的专利,比我做得更好,卖得还更多,不论是哪一家商业公司,都不能忍受这种情况,1985 年,英特尔正式推出 80386 处理器,为了保证自己生产的处理器销量,它直接取消了之前的生产授权,没有给包括 AMD 在内的其他厂商提供设计图纸,想要自己独吞日渐蓬勃的 PC 市场。

这对于 AMD 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在 80 年代中期,兴起的日本半导体厂商已经在全球市场中四面出击,传统的硅谷厂商不再吃香,AMD 自然也不例外,业绩也出现了大幅度的衰退,尤其是主营的存储业务,在一阵又一阵的冲击中风雨飘摇,整个公司陷入到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危机当中。

当然英特尔也不好过,它的主营业务也是存储,但 CEO 摩尔做出了一个壮士断腕的决定:收缩存储业务,全力发展处理器。这一决定不可谓不大胆,但却体现出了这位摩尔定律创造者的远见卓识,英特尔最终完成了华丽的蜕变,确立了处理器市场中的霸主地位。

AMD 就没那么幸运了,陷入了两难境地的它在挣扎了数年之后,最终在 1989 年宣布转型,同样选择了处理器这一前景广阔的市场,并拆分了存储的相关业务。

问题来了,虽然 AMD 早在 1987 年就向英特尔发起了诉讼,指控其违反了 1981 年的交叉协议,在判决下来前,英特尔也不可能提供处理器的设计,AMD 只有两种选择,要么坐以待毙,要么另起炉灶。

这个时候,神通广大的 AMD 工程师再度登上舞台,就和十多年前的 8080 处理器一样,他们花费了 18 个月时间来逆向工程,1989 年底,AMD 成功研发出 Am386 处理器,当 1991 年诉讼结束时,AMD 重新获得了 386 处理器的生产销售权利,吹起了反攻的号角。

实际上,Am386 并不是对 386 的简单复刻,在性能指标上再度超越了英特尔,原版的 386 频率为 12.5MHz,后面升级出了 20MHz、25MHz 和 33MHz 几个版本,但是 Am386 在不加散热的情况下能跑到 40MHz,最高甚至能跑到 50MHz,在性能提升 20% 以上的情况下,运

行温度更低,耗电量也更小,直接给英特尔来了点小小的 A 芯震撼。

差不多的价格,更好的性能,PC 厂商开始用脚投票。1992 年底,AMD 以 950 万颗 Am386 处理器的销量超越英特尔,占据 60% 市场份额的它成为了 386 处理器最大的生产商。

接下来的 486 处理器上,AMD 如法炮制,其所推出的 40MHz 版本 Am486 价格与 33MHz 英特尔 486 相同,性能提升了 20%,并且 Am486 提供了 120MHz 版本,超越了最高频率仅为 100MHz 的 486,在几颗处理器接连热销的推动下,AMD 的营收迅速增长,从 1990 年的 10 亿美元到 1994 的 21 亿美元,短短四年时间就翻了一倍。

好消息接踵而至,1995 年,AMD 和英特尔终于在法院中达成和解,长达 8 年的诉讼落下了帷幕,在双方各自支付补偿金后,AMD 不再受到英特尔处理器相关专利的束缚,可以在 x86 架构下自行研发兼容的处理器。

自此,AMD 终于可以放开手脚任意施为了:Am5x86、K5、K6、K6-2、K6-III……随着 K7 处理器的发布,AMD 的处理器品牌——速龙(Athlon)也一并推出,自此,AMD 开始摆脱廉价山寨的形象,它不再把自己定位成英特尔的复制品,而是一个崭新却又强大的处理器厂商,性能丝毫不逊于同期的奔腾,开始进入到自己的黄金时代。

这里再放一个关于 CEO 桑德斯的小插曲:1992 年,此时 Fabless(无晶圆厂模式)的概念开始出现并普及,不少 Fabless 厂商开始崭露头角,而桑德斯却在当年的一次半导体会议中来了次语不惊人死不休,直接大喊 Real Men Have Fabs(真男人才会有晶圆厂)。

如今来看,这句话不无讽刺,但是放在当年,这番言论无可指摘,在处理器市场中,AMD 最大的对手从始至终只有英特尔,倘若放弃对晶圆厂的不断投入,AMD 有很大概率会在快速迭代的制程中掉队,更不用说推出同奔腾竞争的速龙系列处理器了。

融合后的失意

2002 年 4 月,桑德斯正式辞去 AMD 的 CEO 职务,在 AMD 踏上巅峰时功成身退,为 33 年的路程画上了一个完满的句号。

接替他的是前摩托罗拉 (Motorola) 半导体产品部总裁鲁毅智,与桑德斯张扬的风格不同,鲁毅智显得更加沉稳,在他的主导下,AMD 于 2003 年推出面向服务器和工作站的 Opteron (皓龙) 处理器、面向台式电脑和笔记簿电脑的 AMD 速龙 64 处理器以及提供影院级别计算性能的速龙 64 FX 处理器,一度在和英特尔奔腾处理器的竞争中占得上风。

关键的转折点是英特尔在 64 位架构上的自乱阵脚,英特尔在皓龙面世的前一年拿出了同样基于 64 位技术的新产品安腾 (Itianium),出于打压 AMD 的目的,英特尔所推出的安腾放弃了 20 多年来的 x86 架构,折腾出了一个 IA-64 架构,不兼容过去 32 位的系统,功耗也出奇的高,第一年的时候,用户和厂商还在热烈欢迎安腾,但在发现了这个架构的种种问题后,众人的批评纷至沓来,Linux 之父李纳斯·托沃兹 (Linus Torvalds) 当时评价称"这是是英特尔十五年来所犯的最愚蠢的战略错误。"

AMD 一看直接乐了,没想到还有这好事,自己还没出手,老对手就左脚绊右脚躺上了。天予不取,反受其咎,送上门来的机会,没道理不抓住,AMD 迅速开始研发 AMD64 位架构,直接兼容 32 位的系统,当皓龙和速龙 64 处理器一上市,很快就超越了安腾,成为市场中的主流处理器。

到 2005 财年结束时,AMD 也迎来了历史上的最好时刻,销售额为 58.5 亿美元,比 2004 年增长 17%,净利润为 1.65 亿美元,处理器的市场份额最高时一度达到了 23%,AMD 头一回尝到了从跟随者变成领导者的甜头。

但占据上风的鲁毅智很快就带领 AMD 走向了另一个极端。2006 年 7 月 24 日 AMD 正式宣布 54 亿美元(以 42 亿美元现金和 5700 万股 AMD 普通股)并购 ATI, 成立于 1985 年的它,是一家图形卡、视频设备和多媒体产品的提供商,产品广泛应用于台式机、工作站、笔记本电脑、数字电视、移动电话和游戏设备等,是当时市场中唯二的两家显卡厂商,另一家就是我们所熟知的 Nvidia 英伟达。

CPU+GPU,理论上是双剑合璧,怎么就极端了呢?原因很简单,当时 AMD 虽然短暂领先,但市值也不过 88 亿美元左右,手里所持有现金加起来才不过 30 亿美元左右,为了凑够 42 亿美元,AMD 不惜向摩根士丹利贷下 25 亿美元巨款,才完成了最终的收购,在背后没有其他大型资本的推动下,进行这种收购只能说是在钢丝上跳舞。

反噬很快就来了,2006 年,英特尔酷睿(Core)架构横空出世,而与之一同推出的酷睿处理器采用了全新的 65nm 工艺,其不再追求飙升主频的超长流水线设计,不论是在性能和功耗上都碾压了同时期 AMD 的 K10 架构处理器,再度夺回了失去的市场。

而此时的 AMD 已经分身乏术,一如 1944 年诺曼底登陆后的德意志第三帝国,一方面要在 CPU 上应战英特尔,另一方面又要在 GPU 上对阵英伟达,双英战超微,成了 2006 年之后处理器和显卡市场的常态,只不过大部分时候,都是双英压着超微打。

真男人才会有晶圆厂,但是真男人也到了退场的时刻,为了缩小亏损,2008 年,AMD 分拆芯片制造业务,与阿联酋政府旗下先进技术投资公司合资成立 The Foundry Company。

这还不够,2009 年,AMD 又出售了移动业务部门,其中就包括了原 ATI 的 Imageon 系列图形处理器业务,最终以 6500 万美元的价格 “贱卖” 给了高通,成了日后高通在手机处理器市场叱咤风云的重要倚靠之一。

靠着大量裁员和出售业务的降本增效,AM 才勉强止住了颓势,终于开始认真思考 CPU+GPU 的可能性,即所谓的 “Fusion” 融合架构计划。

实际上,AMD 早在 2006 年就公布了 Fusion 的相关计划,但因为收购的种种影响而自顾不暇,直到五年后的 CES 2011 上,才拿出了 Fusion 的产物——首颗 APU,AMD 表示,所谓的 APU,不是简单的 AMD CPU+GPU,而是 Accelerated Processing Unit(加速处理器单元),它可以实现计算性能、能耗以及图形三方面的平衡表现,芯片在大幅降低体积和明显减少能耗的情况下,还能进一步提升运算性能和图形视觉体验。

AMD 在当年 Fusion 开发者峰会上,谈到了从单核到多核,再到异构多核计算的趋势,而 APU 的未来就会开全新的异构计算,CPU 和 GPU 合二为一,内存和显存共有,实现统一寻址,路线图中包括对 C++ 功能的支持、统一地址空间、支持嵌套的数据并行模型、在 CPU 和 GPU 之间实现低延时任务分配的用户模式调度机制以及抢占和上下文切换等等。

在 AMD 的设想中,APU 就是面来未来的,双剑合璧的革命性产品,既能做 CPU 擅长的通用任务,也能用 GPU 来玩大型 3D 游戏和进行图形处理,不仅可以在桌面端上的表现远胜往昔,更是可以在轻薄本大展身手,取代以往的中低端独立 GPU,可以说前景广阔的 APU,为当时参会的所有人描绘了一幅美妙画卷。

天不遂人意,画卷没过几年就变成了吃不到的大饼, AMD 的新 CPU 架构就不够给力,K10、推土机、打桩机、压路机……几代架构都难以和英特尔竞争,GPU 呢,共享内存导致的带宽不足,以及 TDP 功耗发热限制让游戏性能也难堪大任,完全无法和独立显卡相提并论,再加上分拆出来的代工厂在先进制程上大幅落后于英特尔,芯片功耗和性能都落后了一大截,三座大山直接压得 AMD 抬不起头。

更何况老对手英特尔还直接偷家,自研 GPU,在 2010 年的 Clarkdale 处理器中实现了 CPU、GPU 统一封装,在 2011 年初的 Sandy Bridge 处理器中,实现了 CPU、GPU 同一核心,比 AMD 先一步实现了 CPU 与 GPU 融合,让 APU 的地位一下子就变得尴尬了起来。

从鲁毅智到梅耶尔,再到罗瑞德,接连三任 CEO 都无力改变 AMD 的困局,股价接连下跌,连续数个季度亏损……唯一的好消息就是 AMD 与微软索尼同时达成合作,为 2013 年底推出的 Xbox One 和 PS4 同时提供最新的 APU 定制处理器,这一笔稳定营收的出现才算让 AMD 缓过了一口气。

为自己正名的 APU

当苏姿丰在 2014 年 10 月上任 AMD CEO 时,几乎没有人会认为 AMD 还有绝地翻盘的机会,跌跌撞撞这么多年,AMD 早已接近了破产的边缘。

但大部人都想错了,2017 年 2 月 22 日,在潜心研发数年后,苏姿丰旧金山发布会上掏出了自 K8 时代之后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处理器——锐龙,首批 1800X、1700X 和 1700 三款处理器性能提升大的可怕,虽然在同定位处理器的性能上仍然不及英特尔,但相对酷睿直接腰斩的售价让它们迅速确立了在消费市场中的优势,AMD 终于复现了 2005 年时的辉煌。

而后面所发生的事情,相信大家早已谙熟于心,2017 年后,锐龙经历 Zen+、Zen 2、Zen 3、Zen 4 这四代架构更迭,而显卡也从最早的 GCN 进化到最新的 RDNA 3,配合台积电的先进制程,AMD 不仅在个人电脑市场中攻城掠地,在服务器市场中也不断地扩张着份额。

根据最新研究报告,2022 年第四季度,英特尔在 x86 处理器市场的份额为 68.7%,而 AMD 为 31.3%,高于去年同期的 28.5%,也早已打破了鼎盛时的最高纪录(25.3%)。

更让人感到惊喜的是,APU 在经历这么多年浮沉后,终于实现了一部分当年 Fusion 的愿景,2022 年初,AMD 正式推出 6000 系列移动处理器,其中的旗舰型号 6800U,采用 Zen 3+ 架构的 8 核心 16 线程,主频最高 4.7GHz,同时集成 Radeon 680M,主频最高 2.2GHz,热设计功耗范围 15-28W。

这颗处理器 CPU 已经不弱于同期的 i7-1260P,而 GPU 的浮点算力达到了 3.38TFlops,其性能在部分场景中甚至比肩 GTX 1050Ti 显卡,真正做到了 CPU 和 GPU 的性能兼顾,让大家见识到了 APU 除游戏主机外的发展可能性。

AMD 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今年 4 月 25 日,AMD 正式推出了全新的锐龙 Z1 和 Ryzen Z1 Extreme 处理器,其基于台积电 4nm 工艺打造,定位于 PC 游戏掌机市场。

锐龙 Z1 Extreme 拥有 8 个 Zen 4 内核,总计 16 线程,还配备了 12 个 RDNA 3 内核以及 24MB 缓存,标称可带来 8.6 TFLOPS 的原始图形性能,接近 10.28 TFLOPS 的索尼 PS5,远超 Steam Deck 的 1.6 TFLOPS。

锐龙 Z1 则进行了降配处理,仅有 6 核 12 线程、4 个 GPU 核心和 22MB 缓存,理论上强于 Steam Deck 定制的 “Aerith” 芯片(Zen 2+RDNA 2)约 55%。

这两款处理器刚发布就引发了不小的关注度,毕竟能在小小的掌机上就能实现接近于庞大主机的性能,放在以前是完全不能想象的,如何解决功耗,又如何解决体积重量,困扰厂商们的难题不复存在,硬要挑刺的话,制约整体性能的只剩下 TDP 和内存带宽了。

而在这不知不觉的十数年中,CPU+GPU 融合早已司空见惯,Fusion 与异构计算的理念不仅在 APU 上,也在英特尔和 ARM 架构的手机芯片上不断发展着,苹果在 2022 年春季发布会当中,直接将两颗 M1 Max 芯片用 UltraFusion 的中介层结合在一起,从而推出了 M1 Ultra,在相同的功耗下,拥有远超桌面端 16 核 CPU 与高端 GPU 的性能,让人咋舌于苹果强大的芯片架构与封装设计的同时,也通过 Fusion 这个词联想到了许久之前的 APU。

APU 当年提出的四步走计划,从物理整合到平台优化,再从架构整合到系统架构整合,如今却交由芯片架构设计的后起之秀苹果完成,CPU+GPU 异构计算在 M1 系列的芯片上也真正得以发扬光大,这也不由地让人发出感慨。

APU 的融合构想,早在 AMD 收购 ATI 是便已有之,APU 是其中最有力的推动者之一,最终 Fusion 这个概念播撒于世界各地,不论是桌面还是移动,都已经享受到了它带来的红利。

1969 年的桑德斯,2002 年的鲁毅智,2014 年的苏姿丰,这场未曾中断的接棒,让庞大的电路管最终演变成一颗小小的集成芯片,将千倍万倍乃至亿倍的性能攥于手中,这或许也是半导体和集成电路行业的浪漫吧。

本文作者:邵逸琦,本文来源:半导体行业观察 ,原文标题:《原来,AMD 才是苹果最好的老师》。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