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业绩与股价双击的节点上,解读蓝思科技的生产力革新

portai
I'm PortAI, I can summarize articles.

消费电子产业旺季来临,板块好似 “提前过年”。尤其是龙头公司,纷纷出现业绩和估值的双击,行业热度再次水涨船高。

10 月 20 日,蓝思科技发布 2024 年三季报。数据显示,蓝思科技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462.28 亿元,同比增长 36.7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23.71 亿元,同比显著增长 43.74%。

(图源:蓝思科技 2024 年第三季度报告)

其中,三季度营收为 173.61 亿元,同比增长 27.3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 15.10 亿元,同比增长 37.85%。

2024 年,消费电子行业整体回暖,多家机构均在提示手机、智能硬件等电子产品的放量趋势。尤其是 AI 技术影响消费电子领域,催生变化,消费电子的未来预期大为改善。

从数据看,蓝思科技完全领先于消费电子的复苏周期,成绩斐然。从二级市场看,蓝思科技今年以来的股价涨幅高达 73.68%,年内低点到高点的涨幅甚至接近翻倍,完美展示了行业龙头的影响力。

据此,我们也可以认为,消费电子行业进入了再扩张周期。对企业战略来说,扩张有三个立足点:顺趋势,有实招,懂收放。我们一一来解读。

“秋收” 来临,蓝思走在扩张性增长轨道上

顺趋势,就是抓住行业增长点,提供有竞争力的产品,让自己站稳扩张性增长轨道。蓝思科技的消费电子业务和车载业务,都得益于顺趋势而行。

下半年这几个月,可以看作行业的 “秋收期”。因为行业的基本面出现了显著的改善。

首先,消费电子赛道周期复苏趋势早已确立,这有利于以蓝思科技为代表的产业链充分施展武功。

以手机为例,10 月 14 日,行业两大知名机构 IDC 和 Canalys 同步发布 2024Q3 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出货情况统计。

IDC 指出,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 4.0% 至 3.161 亿部,实现连续第五个季度的增长,下半年开局强劲。Canalys 的统计口径下,增长率同为 4%,它认为北美、中国和欧洲市场处于换机周期的早期阶段。潜台词是,后续仍有较大潜力。产业大周期的复苏,为蓝思科技的业绩增长铺平了道路。

(图源:Canalys 官方微信公众号)

其次,换代潮凸显周期性,周期性背后是头部玩家的推动。作为站在华为、苹果等品牌背后的供应链伙伴,蓝思科技以实际行动参与了复苏潮,与周期改善共振。

9 月 10 日,苹果 iPhone16 与华为三折叠屏手机 Mate XT 隔空竞技,蓝思科技则写下了双赢的注脚:

综合《中国经营报》和《证券时报》等报道,蓝思科技既是华为三折叠手机后盖玻璃盖板、Deco 装饰件(独家)、后盖组装供应商,同时也为 iPhone16 系列供应了前后玻璃盖板等组件。刚刚发布新机的 vivo,蓄势待发的小米、OPPO 等品牌背后,也有蓝思科技的身影。作为国产供应链劲旅,蓝思科技在行业复苏中的主动性很强。

最后,蓝思科技下游业务拓展,也就是汽车领域的车载业务,扩张性更加显著。浦银国际在研报中预测,蓝思科技 2025 年汽车电子营收有望超过百亿。

这一方面是因为汽车智能化的一条主线是可视化,而可视化对车载电子玻璃等组件的需求极大。另一方面,乘联会日前刚刚发布了 9 月新能源车行业运行情况,行业生产、批发、零售、出口均创出历史月度新高,零售规模更是年内第二次触及 200 万辆上方,渠道库存继续下降,意味着终端需求十分旺盛。

供应链的扩张性,一看规模,二看范围。目前 “以旧换新” 等政策和车企推新品、抢市场的需求已经形成合力,规模扩大的势头越来越积极,证明了前景广大;而蓝思科技的产品覆盖了车载中控屏、仪表盘组件、B 柱、C 柱、智能座舱显示屏组件等多个领域,同时还有继续向其他功能部位扩大应用的趋势,则折射了单车价值量的上升空间不容小觑。

所以,蓝思科技在车载领域的故事,还有很大的书写空间。

回顾 “春播”,深耕产业以创新定乾坤

不难看出,消费电子总是以周期为核心,但大不可攀的周期叙事里,企业自己 “春播秋收” 的业务循环逻辑其实更重要。所谓 “春播”,就是读懂周期变化的趋势,挖掘生产力,夯实自身竞争的基础,才能快速捕捉机遇。

如果没有一点生产力、创新力上的 “实招”,蓝思科技也不会在手机领域朋友遍天下,在车载领域拿下超过 30 家汽车品牌的合作。今年,新质生产力成为热词。蓝思科技的生产力内核,正是它当前业绩表现的来源。

知名经济学者黄奇帆认为,新质生产力的创新路径,就是新能源、新材料、数字智能技术、生物医药和高端装备制造五大板块的创新。这些创新又分为几条路线,总结下来,颠覆性的理论或技术创新,很重要,但真正到了生产阶段,工艺创新、工具革新和要素创新也很重要。

如何理解这个观点?以蓝思科技的专业领域为例,同样是玻璃屏幕,用在不同的设备上就需要不同的工艺创新和生产适配,最终也会在不同领域确立供应链优势。

比如,华为三折叠屏手机 Mate XT 发布前夕,有投资者关注到蓝思科技与华为的关系,蓝思科技虽低调回复因保密需求不便披露,但也强调:“公司与头部消费电子品牌都形成了长期深度战略合作,且早已布局折叠保护屏制造工艺,具备快速量产能力。”

这就是工艺层面的价值,对 UTG 和 CPI 等工艺的长期钻研,折叠屏领域的专利布局,成熟的量产能力,共同促成了蓝思科技成为重要供应商,甚至是独家供应商。

此外,支付宝前段时间推出的 “碰一下” 创新支付产品,终端收款设备正是与蓝思科技联合开发。

7 月底,蓝思科技荣登胡润研究院 “2024 胡润中国新材料企业百强榜” 榜首。在制造业,这些细节始终是核心竞争力的一种体现。

另外,回顾今年 4 月,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现身上海苹果中国总部,蓝思科技是其会面的三家供应商之一。

除了苹果固有产品的合作外,蓝思科技还为智能头显 Vision Pro 供应显示玻璃面板,蓝思科技董事长周群飞感慨其为 “从业 35 年以来最难做的一款产品”。它涉及 3D 成型、热弯工艺等复杂的工艺流程和标准,可以说是蓝思科技啃 “硬骨头” 的一个象征。

10 月 16 日,蓝思科技正式公布入选 “《财富》中国科技 50 强” 和 “2024 年《财富》中国 500 强” 榜单。前者是首度推出,《财富》杂志选择的角度是:出生在中国,正在影响世界。就像蓝思科技的经历一样,影响世界,就要靠创新能力的普世价值。

(图源:蓝思科技官方微信公众号)

财报数据显示,截至 2024 年上半年,蓝思科技有效专利为 2248 件,稳居行业首位。今年以来,蓝思科技研发投入达 19.60 亿元,稳步增长,为其持续引领行业创新奠定了基础。

吃透周期,AI 浪潮的前方是星辰大海

消费电子的周期性,不是孤立的。最典型的代表是,AI 技术向传统设备制造领域渗透,作为一种赋能性技术,深深影响了多个领域的发展节奏。在这种背景下,供应链既要把握扩张的机遇,也要控制发展的质量,提升精细化经营的能力。

看机遇,短期内,消费电子的旺季其实还没有抵达高峰——整个 10 月是 SoC、OS、大模型、新机的密集发布期,目前已有联发科公布天玑 9400 芯片、vivo 发布 X200 系列旗舰机、荣耀发布 X60 系列机型、苹果上架 iPad mini 7。

而马上,高通将发布骁龙 8Gen4,小米 15 系列、OPPO Find X8 系列、荣耀 Magic 系列、真我 GT7 Pro 系列等将密集发布,华为也将召开全场景新品发布会。

中银证券指出,这次集中迭代有望带动用户换机需求,扩大销量。但更值得关注的长期机遇也在其中酝酿,那就是新的芯片都注重适应 AI 需求的演化,vivo、OPPO、和苹果的 AI 功能均融合新机型或系统版本实现提升,继续将 AI 概念推向市场深处。

手机作为消费者最容易接触到的 AI+ 硬件产品,势必会显著推动 AI 技术在智能硬件产品的普及。后续更多头戴类等设备将充实 AI+ 硬件的队伍,同时进一步提升对供应链的需求。

有消息称,华为将在本次发布会上带来高端 MR 头显产品,这说明智能硬件的发展速度可能将进一步加快。

未来,这将为蓝思科技等供应链龙头提供更多机遇。届时所谓换机周期有可能出现更大幅度扩张,催化行业向全新形态进化。

值得一提的是,这种越来越动态的变化,对企业承担持续创新成本的能力提出了要求。而在蓝思科技的业绩表上,我们看到了充足的流动性,这是安全边际的保障。

数据显示,财务方面,蓝思科技前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大幅增长 49.94% 至 62.89 亿元,截至三季度末的货币资金余额为 95.12 亿元,财务基本面保持稳健,且抗风险能力不断提升。

这就是 “懂收放” 的含义,面对新趋势要 “放”,让资源花在刀刃上;同时也要保持对制造业规律的敬畏,持续提质增效,收紧、凝聚精细化经营的意识。

结语

没有哪个产业的创新升级是一蹴而就的,所以,这个变化过程带来的红利,也总是绵延不断的。

克莱顿·克里斯坦森在《创新者的任务》中说,创新需要精准,需要了解 “客户在寻求进步的过程中遇到的困扰”,让创新从相关性的红利,变成一种因果机制。

简而言之,在消费电子行业,单纯看到一种潮流并参与其中是不够,关键是掌握难以被替代的创新能力,成为核心合作伙伴、优势产品的创造者,掌握 “因果” 的力量。

而这,就解释了蓝思科技为何能实现业绩与股价的双击:

在今天大众能看到所有关键节点上,包括正在发生的 AI 硬件之变,蓝思科技都恒久在场,携手产业伙伴引领变革。一个 “领风者”,永远不会跑输趋势,只会跑赢时代,从恒强到更强。

来源:松果财经

The copyright of this article belongs to the original author/organization.

The views expressed herein are solely those of the author and do not reflect the stance of the platform. The content is intended for investment reference purposes only and shall not be considered as investment advice. Please contact us if you have any questions or suggestions regarding the content services provided by the platform.